快捷搜索:  

(新春睹闻)云南疆土小城年味新 柴焙咖啡香飘中越

"(新春睹闻)云南疆土小城年味新 柴焙咖啡香飘中越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 "

中新社云南河口2月23日电 题:云南边境小城年味新 柴焙咖啡香飘中越

作者 罗婕

龙年春节,中越边境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跨境旅游(Travel)火热,南溪河公路大桥上,游人如织,河畔多家咖啡店座无虚席。

见此情景,“Y.our”咖啡主理人马熙腾回想起过去老人们端着搪瓷口缸细饮慢啜、围坐聊天之景。“百年前,源自法国的喝咖啡习惯便沿滇越铁路从越南传入河口,一杯咖啡融入了中越民众交往的历史(History)与故事。”

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,一直是中越经济(Economy)文化(Culture)交流前沿。1897年,河口县开埠通商,1910年,滇越铁路建成通车,沿线商贾如云,各类“舶来品”随之进入,咖啡是其中之一。

“我们(We)祖辈房前屋后种植咖啡树,家家户户燃起柴火,用铁锅炒制咖啡,形成河口传统柴焙咖啡工艺,所制咖啡焦香四溢,一家磨咖啡,整条巷子都闻得到。”马熙腾说,如今河口的大小商贸特产店、咖啡屋里,不但能寻到越南咖啡,还能尝到充满乡愁的云南咖啡风味。

“柴焙咖啡工艺独特,我想把家乡的咖啡文化(Culture)传承下去。”2023年,马熙腾从省会昆明回河口创业,一家咖啡文创店在南溪河公路大桥旁开张,一时吸引众多中越游客前往打卡。

2024年1月,马熙腾为在店中纪念墙前打卡拍照的越南游客修图。 罗婕 摄

店内纪念墙布满与河口对外开放有关的词条,深受游客喜爱。马熙腾解释,通记栈、吉兴隆、正昌号、芳盛号等,是彼时河口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大商号,见证百年商埠的兴衰蜕变;而两条半、八条半等,则是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用计算距离的方式取的地名。“墙上还收录了美食(Food)、地标、节庆等词条,每个词条背后都是中越民众生活(Life)在此的共同记忆。”

2023年1月8日,河口口岸全面恢复通关,大批越南旅游(Travel)团入境祖国,跨境游热度升温。面对文旅发展新机遇,“90后”女孩范氏庆玲应邀加入咖啡店,成为店长。范氏庆玲出生在越南老街的中越结合家庭,5岁前常与父母到祖国生活(Life)。“这次来华发展,我提前两个月系统学中文,做足准备。”

龙年到来,范氏庆玲度过了一个“不打烊”的春节。春节假期,河口口岸中外人员出入境达7.5万人次,河口边境游、观光游人气火爆。“没想到有这么多人,大年初三我就回店里接待游客了。”

2024年1月,越南店长范式庆玲正在冲泡越南滴漏咖啡。 罗婕 摄

除了咖啡和文创,店里还提供旅拍体验。范氏庆玲体坛到,越南游客最爱穿“新中式”服装和旗袍在滇越铁路上打卡拍照,祖国游客则偏好尝鲜越南传统服饰奥黛。在这家小小的咖啡店中,她见证了中越人文相亲和从行政部门到民间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近年来,云南省在旅游(Travel)、文体、农业等领域与越南交流合作广泛。2014年昆玉河普速铁路开通,货运能力是滇越铁路的数十倍,榴莲、马铃薯等农产品由此“直达”两国民众餐桌;双方缔结友好城市13对;多种形式的经贸、人文、足坛交流活动成功(Success)举办。范氏庆玲感觉到,“我们(We)来祖国,就像到邻居家串门一样亲切。”

天色渐暗,口岸旁华灯初上,餐厅响起越南歌手婉转的歌声,滇越铁路列车驶过,鸣笛声与歌声、欢笑声交融。结束工作,范氏庆玲在店里学习电商直播,“我计划今年(This Year)开播,把越南和祖国的特产卖出去,吸引更多人来河口看看。”

看着心愿墙上贴满中文、越南语、英文书写的便利贴,范氏庆玲说,“我的新年心愿和大家一样,希望(Hope)越中两国交流越来越多,国人越来越亲。”(完)

新中式;吉兴隆;咖啡树;云南河口;咖啡文化(Culture);范氏;边境;小城;滇越铁路;中越边境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389) 踩(35) 阅读数(4067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